工作简报
做新时代传统音乐学生的“筑梦人”

做新时代传统音乐学生的“筑梦人”

蔡 冉


求木之长者,必固其根本;欲流之远者,必浚其泉源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,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,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。传统文化教育,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、发展与创新的重要途径,传统音乐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作为高校古筝音乐教师,传统音乐的传播者,我们肩负着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历史使命,在新时代,我们要明道信道、立德垂范、业精善学、敬业爱生,做一名合格的“筑梦人”。

一、明道信道,做伟大复兴“中国梦”的传播者

师者,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。为师者“传道”是第一位的,在新时代,我们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“中国梦”教化与传播的重要使命,帮助学生筑梦、追梦、圆梦,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课堂、引进教材。

在古筝教学中,有意识地选择彰显国家大义、民族英雄的乐曲作为教材,带领学生理解乐曲背景和音乐基调,引导学生知大义、明大德。课堂上,我们把《临安遗恨》(古筝协奏曲,出自《满江红》)作为专业必选曲目,为学生讲解岳飞精忠报国的决心和忧国忧民的情怀;我们讲《草原英雄小姐妹》,重点讲述两个小姐妹以弱小的身体与风雪搏斗、保护羊群的英雄事迹,讲述她们集体主义情怀。通过乐曲背景的解读,加深学生对乐曲的认识,从而能在演奏时更好地表达音乐情感,同时潜移默化地将大德大义传递给学生,在学生心灵中播下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”的种子。

二、立德垂范,做锤炼品格的引路人

师者,人之模范也。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,我们要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、因材施教,不断优化教学方法,为学生搭建多样的展示平台,毫不保留地授人以渔,确保教学出真章、见实效。

在古筝教学中,我们实践出“暖、思、讲、带、练”的科学教学过程,每节课程开始前,留给学生10分钟基本功练习时间,通过暖手热身让学生快速达到手指机能的良好状态;讲课时首先检验上节课所学效果,纠正练习中存在的问题;重点讲授音乐的背景,让学生对整个作品的音乐风格有所了解,思考音乐的情感表达;逐段讲解作品演奏的重点难点,教授科学的演奏技法,培养良好的气息习惯,在实践中反复练习;通过示范演奏教学,带领学生逐句练习,及时纠正学生在演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;强化课后练习,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反复训练,使其尽快达到独立演奏的要求。

我们为学生搭建多种多样的展示平台,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。每年为专业成绩优异的学生筹办个人音乐会,推荐优秀学生参加专业比赛,体现学生个人价值,持续提高个人“含金量”。组建古筝乐团,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,积极参加社会各类实践活动和比赛,奏响乐团品牌。

三、业精善学,做古筝专业教育的先行者

打铁还需自身硬。专业能力扎实是教师的基本业务要求,我们要加强学习,保持“本领恐慌”,提高自身专业理论水平、科研能力和实践水平,不断强化言传身教的示范力。

作为非艺术院校古筝专业教师,我们要主动与中央音乐学院、中国音乐学院等艺术专业院校对标对表,加强与专业院校合作交流,积极参加古筝专业研讨会等活动,不断提高理论水平,持续优化教学内容。时刻关注现代音乐教育理论最新研究成果,关注新作品,不断拓宽自己的演奏乐曲库。积极参加中华民族管弦乐学会、中国音乐家协会的各项活动,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学习的成效。加强同其他民族音乐类型和西洋音乐的交流合作,创新音乐表现形式,促进专业融合。苦练内功,积极参加“金钟奖”“文华奖”等全国知名专业赛事,以赛促练提高自身演奏水平,作好示范、作好表率。

四、敬业爱生,做学生的好朋友和知心人

亲其师则信其道。我们要发扬潜心育人、甘为人梯的敬业精神,把教授毕生所学作为职业使命,同时我们要崇尚仁爱,用尊重、包容、欣赏的浓浓仁爱与学生共同成长,做学生之师,亦做学生之友。

在古筝教学中,我们推行“导师制”,根据学生的意见和专业能力,明确不同的就业需求并因材施教。对于有意向考研深造的学生,经评估后着重对其培养演奏技能;对于有意向进入培训机构教学的学生,经评估后主要培养其教师和培训师的岗位能力。时刻关注学生思想动态,在音乐会筹办、重大比赛准备的关键时期,要求专业严谨性的同时,加强与学生交流沟通,及时疏导学生情绪、缓解学生压力,确保学生在重大活动比赛取得预期效果。

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。让我们不忘初心、砥砺前行,扎根在传统音乐这片肥沃的土壤里,春风化雨、深耕细作,让古筝艺术遍地开花,打造新时代大学生的“梦之队”,做一名合格的“筑梦人”。


上一篇:桃李园中的那抹红

下一篇:坚持立德树人,构建精准育人工作总格局